河北梆子的发展概况,讲述河北梆子文化的历程

星座网https://m.xingzuo.com

  关于河北梆子的发展概况,一定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能你知道现状的河北梆子,但是你不了解它衰落时的样子。本文将为你讲述河北梆子文化的历程,那一段鲜为人知,历尽艰辛的过程,能有现在的发展是令人敬佩的!

    发展
  河北梆子具有了有别于山陕梆子的独特面貌之后,发展甚为迅速,延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之交,省内已出现许多班社。随着班社的大量产生和大批优秀演员的涌现,河北梆子遂于清同、光之交开始呈现繁荣昌盛景象。
  这也是它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发展高潮。河北梆子的蓬勃兴起,同彼时在北京称雄的皮簧(即京剧)形成争妍斗盛、分庭抗礼的局面。河北梆子科班和戏班,几遍布河北各地。班社的大量产生,使河北梆子在农村成为无可抗衡的剧种。

  衰落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梆子走向衰落,首先始于北平、天津、上海等大都市,而后波及到中、小城市。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较慢。到四十年代末,已衰败不堪,几濒临灭绝。1931年日本侵华后,活动在东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回关内。
  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也纷纷解体。造诣较深、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入城市改习京剧或评剧。北京已不存在河北梆子班社,只天桥的游艺场还有零散艺人演出帽戏。天津也仅零星艺人的个别演唱。京、津两市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被迫改行。在农村,大批班社也纷纷解散,有的艺人甚至靠乞讨卖唱为生。

  在日伪统治时期,北平已没有一个有组织的河北梆子班社,只天桥的红楼戏园和小小戏园有一出河北梆子帽儿戏。其河北梆子艺人的演出所得,极其微薄。

  天津本是河北梆子班社和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观众基础深厚。然而在敌伪统治时期,河北梆子竟落到无一班社的地步,只是鸟市、三角地、西广开等处的茶园,间或有零散的河北梆子艺人“打子儿”(计时收费演出)。

  在农村,河北梆子的衰落速度较城市缓慢些。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除了庙会或春节偶有业余的河北梆子演出外,平时则极少有演出活动,专业班社已不复存在。农村的河北梆子艺人,也像城市艺人一样,有的改唱其他剧种,有的落地为农,更有的以沿村卖唱乞讨为生。

  复苏
  正当河北梆子剧种濒临灭绝境地时,八路军冀中军区于1946年成立了梆簧合演的培新剧社,冀中第八分区也建立了河北梆子剧团。这两个戏曲团体的建立,使奄奄一息的河北梆子剧种得到了拯救,也为河北梆子的复兴积蓄了力量。此外,在解放区农村,许多流散的艺人,在民主政权的照顾下,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农民业余剧团纷纷成立,许多艺人参加了业余剧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梆子开始了全面复苏。在保定,原冀中军区培新剧社改建为河北省实验剧院(京、评、梆合演),此后不久又改建为国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
  据统计,仅专区级的演出团体即有:保定、沧州、天津、衡水、石家庄等专区河北梆子剧团;县级的则有:定县、蠡县、满城、雄县、任丘、河间、饶阳、迁西、怀来、兴隆、丰宁等县的河北梆子剧团。

  此外,1955年又建立了河北省戏曲学校,以保障河北梆子事业后继有人。这是河北有史以来的第一所由国家兴办的以培养河北梆子人才为主的戏曲教育机构。该校的第一、二届毕业生,后来大多成为各地河北梆子演出团的骨干。

  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河北梆子剧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至六十年代初,已蔚成河北梆子全面复兴的局面。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到河北梆子队伍中来,同艺人合作,进行艺术改革、创作,这也是河北梆子得以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状
  就业面窄,生源少招生困难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在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不断冲击下,河北梆子的生存再度出现危机,演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急需加以抢救、保护。[7]戏曲学校是培养河北梆子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河北梆子专业招生难、生源少,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艺术生学费高,培养周期长,孩子要从七八岁、十几岁开始练功,非常艰苦,综合素质要求也高。而且相对京剧来说,河北梆子毕业生就业面窄,所以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报考。

  新人少,剧团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已经退出舞台,河北梆子剧院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演员青黄不接。主要演员已人到中年,而很多青年演员行当不全,演技还不够成熟,人才的匮乏成为事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后备人才的不足,从长远看,河北梆子很可能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艺术形式古老,演出市场萎缩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人文教育的途径不再是传统的单一形式——看大戏;河北梆子艺术形式古老,唱腔难度大,不利于普及。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不了解戏曲,导致戏曲观众年龄老化。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专业剧团数量锐减,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结束语】不是所有历史性的文化都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能够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一定是更重要的,也是更加受人们欢迎的!

Xingzuo.com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热门文章:

河南戏曲之一怀梆的传统剧目大全
河南戏曲之一怀梆的传统剧目大全

怀梆,河南省古老西游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于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粤剧的代表剧目有哪些,影响较大的粤剧剧目
粤剧的代表剧目有哪些,影响较大的粤剧剧目

粤剧是广东省的地方代表戏剧,曾被称为大戏以及广东大戏。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成功建立。粤剧在广东、广...

戏剧文化解析:川剧的由来是怎样的
戏剧文化解析:川剧的由来是怎样的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是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有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如今许多让...

二人台伴奏乐器都有哪些,最主要的乐器是哪个
二人台伴奏乐器都有哪些,最主要的乐器是哪个

二人台的起源发展一直是晋语地区争论不断的,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都在为此争辩,二人台虽不如二人转一样为大多...

不同地方的采茶戏的特点都有哪些
不同地方的采茶戏的特点都有哪些

采茶戏是主要流行语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湖北等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因为每个地区流行的不同,也会习惯...

历史戏剧:元杂剧的形式和特点有哪些
历史戏剧:元杂剧的形式和特点有哪些

在之前我们有说过关于戏曲大全中的元杂剧的的体制特点,在这篇中我们来说说元杂剧的形式和特点,大家也都了...

汉族曲艺品种之一,道情的历史
汉族曲艺品种之一,道情的历史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在民间流传的戏曲数不胜数,戏曲都是出自于歌舞,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完善,演绎成另外...

皮影戏发源地,及其皮影戏的来历
皮影戏发源地,及其皮影戏的来历

小时候就喜欢看皮影戏。因为皮影戏是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科制的人物隔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

戏剧文化详解:花雅之争的历史过程
戏剧文化详解:花雅之争的历史过程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花和雅是不同的变现形式,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

相声表演艺术家:岳云鹏个人资料介绍
相声表演艺术家:岳云鹏个人资料介绍

岳云鹏是郭德纲的得意门徒,曾有一次采访,有人问岳云鹏为什么不教师傅唱歌当做回报,岳云鹏是这么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