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倒贴福字、贴春联、全家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扫尘、拜年等。除此之外,还有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活动。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扫尘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
拜年
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春节习俗有什
春节习俗:春节又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 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十五。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等。在春节期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全国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各民族的特色。就广东而言,可分为珠三角、潮汕、客家、粤西四大地域,各具人情风韵。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接新年!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广东人的“拜年”从年初一就开始了,走亲访友当然少不了代表着心意的礼包啦,礼包除了要有代表红红火火的红色元素以外,寓意大吉大利的大桔和利利是是好意头。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大年初三又称赤**,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派发开门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过元宵吃汤圆。
“民族梦·中国梦——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发布盛典”2015年02月11日在 人民大会堂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专员杜晓帆表示,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也是生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同时它也是全球华人最为重视的节日,是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春节文化,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丰富世界文化,让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更紧密的过程。是传播中华春节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和践行之路!
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年廿八,洗邋遢(大扫除)...年前要帖挥春,贴门神,买一盆大吉,再贴上利市,代表大吉大利..如果单身的就在客厅插上桃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走桃花运..年三十晚一家人吃团年饭,要把鱼留一半放到年初一吃,代表年年有余..团年饭后小孩就提着灯笼(或者点燃一支香插在熟鸡蛋上),在街上唱卖懒歌"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12点就烧纸炮..迎新年..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去拜年,兜利市,初1不可以扫地,不可以洗头洗澡(会把好运气扫掉,初2扫代表扫霉气)所以在初2扫地,洗头,洗澡...年初七是人日,代表是众人生日,要吃"七宝羹"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还有逛花市....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星★座网文章!